鹧鸪天宋祁翻译赏析
在生活中,赏析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多数赏析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赏析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鹧鸪天宋祁翻译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鹧鸪天宋祁翻译赏析,是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宋祁的作品,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这首词柔情丽语,风流妩媚,是一首佳作。
原文:
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
宋祁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鹧鸪天字词解释:
①画毂:彩车。
②心有灵犀一点通:谓两心相通。
③蓬山:仙山,想象中的仙境。
鹧鸪天翻译:
宋子京路过开封的繁台街,偶遇几辆皇宫内的马车,由于避让不及,这时忽然有一个宫人撩起车帘,痴痴的对着宋子京叫了声“小宋”。宋子京惊讶不已,神魂出窍,回到家后,浮想连翩,就为这娇痴的一声小宋而夜不能寐,提笔写下了这篇《鹧鸪天》。这首词很快就传到了宫中,宋仁宗皇帝知道后,就将宫女们都召集起来,问是那一辆车子、那一位宫女呼唤“小宋”。有一个宫女请罪自陈说:“有一次我跟随陛下去侍奉御宴,听见宣旨召见翰林学士,左右的太监都说小宋来了,我就记住了。那次我在车内偶然看见了他,就脱口而出呼了一声小宋。”后来宋仁宗皇帝召见宋子京,就问起他这件事,宋子京非常惶恐,窘迫的无地自容,宋仁宗皇帝笑着对宋子京说:“蓬山并不是很遥远呀。”于是就将这位宫女许配给了宋子京。
鹧鸪天创作背景:
宋子京路过开封的繁台街,偶遇几辆皇宫内的马车,由于避让不及,这时忽然有一个宫人撩起车帘,痴痴的对着宋子京叫了声“小宋”。宋子京惊讶不已,神魂出窍,回到家后,浮想连翩,就为这娇痴的一声小宋而夜不能寐,提笔写下了这篇《鹧鸪天》。
鹧鸪天赏析:
路上的意外相逢,使人意惹情牵。而伊人一去,蓬山万里,音容隔阻。绵绵相思,何时能已!这首小词以抒情为主。上片回忆途中相逢,下片抒写相思之情。柔情丽语,风流妩媚,轻柔儇巧。
这首词中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车如流水马如龙、刘郎已恨蓬山远”四句,一字未改地引用了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两首《无题》。最后一句“更隔蓬山几万重”也是化用“更隔蓬山一万重”而来。李商隐的两首《无题》诗分别是: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个人资料: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雍丘(今河南省民权县),一说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雍丘,遂为雍丘人。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
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历官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知制诰。曾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新唐书》大部份为宋祁所作,前后长达十余年。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嘉祐六年卒,年六十四,谥景文。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词。首句“白苎新袍入嫩凉”中的“嫩”字很有意蕴,词人将天气的凉爽感受着一“嫩”字来表现,可谓出语惊人。这种“陌生化”的表达,将秋天天气微凉、清爽和清新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次句“春蚕食虽响回廊”就是在首句所点明的环境基础上写范廓之(也可以说是考生们)穿着白色苎麻做的新衣服在微凉的天气里端坐在考场中,奋笔疾书而发出了如春蚕嚼桑叶般的沙沙声的情景。这样写,突出了“秋试”之“秋”的季节特点,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参加应试的举子们奋笔疾书、紧张忙碌的情状通过“春蚕食叶”的比喻表现出来。
此词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相生。上阕点明时令和环境。“白苎新袍入嫩凉”是实写送别的季节——初秋、天气环境——微凉、被送者的衣着——白苎新袍;“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是虚写,想象仲秋时节范廓之参加秋试的情景、此次秋试的结果以及下一年参加春闱的结果,虚实结合。下阕,“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用比喻的手法实写廓之携书剑登程的情景,实中有虚,以虚喻实,喻体“鹏北海,凤朝阳”意境豪迈雄壮,充满对廓之的鼓励;“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完全是虚写,想象廓之连中两试后轻松愉快的心情,表达了对廓之的美好祝福。
此词在意象运用与意境创设上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朝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既文又武,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此词用典也很突出,“春蚕食叶”“禹门”“桃花浪““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青云”都用了典故。如桃花浪,典出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六:“鲍氏安国、安行、安世兄弟,三科连中,故程文昌伯禹赠之诗,有‘七年三破桃花浪’之句。”而“月殿先收桂子香”暗喻“蟾宫折桂”,“折桂”一词源于《晋书·郤诜传》“累近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此后即将朝廷科举中选拔人才称为“折桂”。借喻高中状元。词人借用这两个典故,含蓄地表达对范廓之参加“秋试”的美好祝愿,祝愿他金榜题名。
这虽是一首送别词,但因为是送人参加科考,自然不必如一般的送别诗般抒写离情别绪,而侧重于对应考者热情的鼓励和美好的祝愿,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