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二首》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段关于阅读能力方面指出:“能够在诵读优秀诗文的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本课教学中力图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诗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借助工具书明诗意,联系背景悟诗境,发挥想象品诗情。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发展语言。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教材结合单元主题“花”选编了两首描写春花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里的第六首,记录了诗人在四川成都锦江边独自散步寻花的所见。诗中抒发了作者愉快高兴的思想感情。古诗用直描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万紫千红、莺歌燕舞的春天美景。运用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时的喜悦心情。《游园不值》作者是宋朝诗人叶绍翁。写他在春天兴冲冲地去游园,但是园主人不在家,本是败兴之事,但是由于春花之故,使他的诗充满喜悦的情绪和明媚的色彩。此诗用含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一首小诗中经历了感情由扫兴到欣慰的变化。
对比着看这两首古诗,会发现它们相同的地方是都描写出了春天的美丽,都展现出了春天旺盛的生命力。而它们也存在不同的地方:第一个花满蹊的满是作者亲眼见到的景象,是通过千朵万朵压枝低写出来的;第二个春色满园的满是作者想象到的景象,是通过一枝红杏想象出来的。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六首古诗:二下《早发白帝城》、三上《元日》、三下《绝句》《村居》、四上《鸟鸣涧》《暮江吟》。有了初步的学习经验。因此本课意在引导学生运用借助工具书、学习资料、想象等方法,理解古诗意思的同时,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诗文意境,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PPT、资料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运用想象、学习资料等方法,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2.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描绘的春意盎然的美景,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3.背诵两首古诗,渗透“动静结合”的写法。在对比中,感受两首诗的异同。
教学重点: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情感。
教学难点: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情感。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赛前热身:完成看拼音写词语
大屏幕订正。
二、游戏一---扫雷
1.指名读读学习内容和评价规则。
2.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
三、游戏二---团队PK
1.出示学习内容
2.交流汇报:理解诗句意思
(1)黄四娘家花满蹊:
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
引导:你感受到了什么?
(2)千朵万朵压枝低:
许多花把花枝都压弯了
引导:感受这样夸张的写法
拓展:《望庐山瀑布》
引导:你的眼前盛开了哪些鲜花?
引导:(ppt图配乐)自己练读,指名读。
引导:想象是我们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
(3)留连戏蝶时时舞:
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
引导:抓“留连”体会
(4)自在娇莺恰恰啼:
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地欢唱。
师总结:朗读诗句,想象画面。
师生接读,体会古诗的魅力。
3.结合背景资料感受诗人心情
4.拓展古诗:《春望》
5.背景资料有利于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三、魅力舞台
1.让我们开始第二首诗的学习,南宋诗人叶绍翁在游园赏花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一番遭遇呢,继续学习《游园不值》。
2.出示学习内容
3.准备、表演。
采访:诗人只看到这一支出墙的红杏,心情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4.想象园子里的景象,用成语或诗句说说。
(汇报)引导学生用刚学过的古诗描绘,把两首诗进行初步整合。
5.巧设情境,学会运用古诗。
四、比较异同,小结课文
1.比较不同。
2.师总结:
五、作业
必做:背诵、默写古诗。
选做:
1.课外收集关于“春天”的诗文。
2.如果让你写春天,你打算写什么?怎样写?把你想好的写下来(文体不限)。
六、板书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学习过程中评价:(检测教学目标2)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背诵古诗。
2.你能说一说《江畔独步寻花》、《游园不值》这两首古诗的诗意吗?(检测教学目标1)
3.简要说一说这两首古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检测教学目标3)
4.说说你在这节课上的收获。(可以从学法、读法、写法等方面来说)(检测教学目标123)
6.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一、启发思维,重学法。
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借助工具书明诗意,联系背景悟诗境,发挥想象品诗情。通过两首诗的对比学习,体会古诗的相同和不同。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二、读中理解,巧质疑。
在前测中,我发现学生在初读课文后,问题集中在“作者只看见了一枝红杏,却写出了满园春色”这个问题上,我在继第一首诗学会想象的方法之后,继续想象园中的春色并用成语古诗来形容,并且安排了采访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解决疑问。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此外,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不难发现,《游园不值》这首诗大多数学生已经会背,但理解重点字义还有一些不准确,所以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两首古诗没有平均地使用力量。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查工具书、想象等方法弄懂诗意,并且通过画思维导图和表演的方式,把自己理解的表达出来。在过程中感受诗词本身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
三、情景交融,悟诗境。
想象意境,体会感情是古诗学习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借助图画、音乐来创设和渲染情境,把学生带入诗的情境中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适当借助背景资料和拓展课外古诗《春望》来对比着感受诗人当时的心情,以求真正领略古诗的魅力以及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