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本13篇。
如何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呢?优秀的电影通常充满了戏剧性的元素。由于个体差异,不同的观众对作品有不同的感受。写观后感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影视作品。在写观后感时,我们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篇很不错的文章,主题是"感动中国观后感"。阅读后,你将对这个话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
祖国,我爱你
------ 感动中国2018观后感
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着今年的《感动中国》晚会,每一个人物的故事都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我心潮澎湃,泪花在我眼中打着转,直到我看到央宗和卓嘎的故事,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涮涮地掉了下来……
央宗和卓嘎的家乡在**玉麦乡,地处中国西南边陲,1964年至1996年的34年间,她们的父亲桑杰曲巴家是这片土地上仅有的一户人家。一个父亲,两个女儿,一栋房子,不仅是村子,也是他们的家。
央宗之父桑洁曲巴是一个老民兵。他放牧34年,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在父亲的领导下,卓嘎和央宗姐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以来,父女俩靠放牧生活,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父亲桑杰曲巴常对卓嘎和央宗说:
“如果我们走了,这块国土上就没有人了!”这句话,两个女儿记了一辈子。他们知道,守护土地,就是守护国家。
1978年,不幸突然降临了常年坚守在玉麦的这户人家。这年冬天,阿妈在翻越日拉雪山去看病的途中去世。第二年,家里最小的妹妹其加卓玛也出了事故。
由于雪域边界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经常受到骚扰。即便如此,央宗一家仍然坚守玉麦,不想离开。年复一年,三个人守在玉麦,放牧巡边。
当央宗29岁,卓嘎35岁时,他们成了家人。2001年,77岁的老阿爸桑杰曲巴去世了。
如今,在卓嘎一家的带动下,玉麦全镇已发展到9户32人。每个人都是义务的边防警卫。巡逻守卫边境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据说,雪拉雪山脚下的玉麦很大,比一些国家的面积还大;玉麦也很小,32年只生活在一个家庭里。玉麦人和格桑花一样,扎根于雪域边陲,是圣地的守护者和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一家两代,用半个多世纪的毅力,告诉后来者: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祖国的土地,一寸也不能少。央宗和卓嘎的家乡**玉麦乡地处中国西南边陲,1964年至1996年的34年间,她们的父亲桑杰曲巴家是这片土地上仅有的一户人家。
一个父亲,两个女儿,一栋房子,不仅是村子,也是他们的家。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胸中激荡中浓浓的爱国情,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深地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爱国,原来一个人可以用一生,用几代人的不停努在年复一年,简单却异常辛苦的巡边中,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我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为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做为一名中学生,我认为虽然我现在不能为祖国服务,但我可以学习知识和技能,将来用我的知识和能力为祖国做出贡献。
祖国,我爱你,我会用我一生的努力为你的发展贡献力量!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2
今天,我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心里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锋。
王锋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20xx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王锋的事迹报道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助,至5月底捐款达250余万元。10月1日下午,王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世。
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王锋的颁奖词是: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3
仁义满怀爱无疆,君子有为德远播。
-------题记
我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能掉下眼泪的感性人,却在**这个**栏目的时候被里面一个个人,一段段故事催得热泪满盈。
节目中,获奖者的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让大家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他们都有一个梦想,一个愿意把一颗心和一腔血注入他人的梦想。这个梦想伴随着他们从年轻到中年,再从中年到80岁的旅程,这是一个漫长而亲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如同孤棹一般,比起在无边湖泊中的一叶扁舟,这更像是大洋的中的浮藻,经过时间的精检,以一种被褪去风尘的卓越姿态呈现在中国国民的面前,仿佛一切都历历在目。
我妹妹依偎在我怀里,和我一起看着我,在这期间她哭得一团糟。然后她擦了擦眼泪问我,姐姐,人们不是都很自私吗?为什么他们就不自私,能对别人那么好?
你看,他们和我们的祖父母一样老,脸上有很多皱纹。可是,我不想让他们老,他们那么好,要是世界上全是这样的好人,那这个世界会有多美好。
我当时愣住了,根本没想到这个不过七岁的小孩竟能这么敏感的体会到其中的深意。
我陷入了沉思……
其实,他们都和我们一样,渺小如尘,默默无闻。却不忘本着一颗的初心,始终如一的担负着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亦或者做好他们认为是他们自己的工作,并没有那么多的心思去想究竟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为了国家的兴旺,只是为了守住誓言,只是为了不愿看到大家失望的眼神,只是为了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来自无私的人,所有的不幸都来自对自己的爱。
一个国家能否繁荣昌盛,不在于有多少钱,有多少科学技术,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国民的道的品质和素质,以及能否给彼此以温暖、鼓舞和积极的力量。我们无需像这个节目中的人物一样,那样伟大的奉献自己的所有,况且,我们也做不到。我们只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重新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继续坚定不移地立足于那些正能量的人。
良久,我回答道,不忘初心,方能始终……
是的。不忘初心,方能始终。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4
常见的观后感一般包括三大块内容:
1、内容简介。用几句话概括电影的内容,就像我们平时读一篇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一样,使之完整而简洁。
2、发表评论。写这部分时,同学们可向自己提这样几个问题:你对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哪个人物你最喜欢,为什么?哪个场面最使你感动,为什么?只要你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写下来,你就会对电影中的某个人或某物或某个场景形成自己的评价。
3、抒写感受。这是观后感的主体部分,学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号。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较:
或将影片中的人物与自己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或与周围的熟人联系,阐述自己的观点;或将影片中的先进事迹与生活、社会中的先象进行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谈感受。在写作中,学生可以简单地列举一些个人经历、听到和目睹的事情(或人)使自己的感情有血有肉,并讨论两者的结合。一句话,只有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和实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必须找到一个切入口展开全篇,好像一条红线将“简介-评论-感受”三块内容串连起来。
观后感写作教案
第三、四课时
一、导入
观后感属于评析性的议**一类。看完电影后,即评论电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它又有别于影评:
影评--重在“评”,在挖掘了主题之后,应当对主题的成功与否、主题的表现所依赖的环境是否真实,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以及电影语言的运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开评价与论述;观后感--重在“感”,表达方式以抒情、叙述为主。
二、讲析
要选择好角度。一篇几百字的观后感,容量很小,而一部影片所牵涉的内容却很多,切忌面面俱到,必须选好角度,把重点放在一个侧面上,这就叫“口子要小,挖掘要深”。要选择一个角度,一方面要看电影本身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看自己的感受。
角度选得好,对立意、选材、构思、谋篇都直接产生连锁反应,有利于把观后感写好。
写观后感,要充分而又妥贴地运用学过的语言。民间有一个给“语言”下定义的谜语:“不是蜜,但是它可以粘住一切。
”高尔基也说过类似的话:“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
”针对这样一篇观后感,作者尽管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和语言要求上看,都是不合格的。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语言平淡无味,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
三、当场作文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5
几天前**了《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节目。在**的过程中总是抑制不了泪水的下落,这些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他们用无私和大爱感动着13亿中国人。在这个简单而丰富的舞台上,闪耀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星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他们之中有的默默守焦二十余载,用肩膀担起了责任,让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有的在生死面前纵身一跃,用双腿换回学生的花样年华,醒来的第一句话却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还有12岁的小女孩,本应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无奈却被病魔缠身,在病魔面前她却表现出了跨越年龄的成熟,她最终离开了我们,却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她用平凡生命的最后闪光,把人间照亮;有的……
这些人中不管是孝更绝伦足可矜之陈斌强,何处春江无月明之何玥,悲莫悲兮生别离之高秉涵,爝火燃回春浩浩之高淑珍,动人以行不以言之陈家顺,冰雪为容玉作胎之张丽莉, 能受天磨为铁汉之李文波......他们的所作所为都让我为之感动,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清香传得天心在周月华艾起夫妇。
我清楚地记得他们的获奖词:她背着药箱,他又背着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群山巍峨,溪水蜿蜒,月亮明亮,爱情正在升起。
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这一切并没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凭着自己的执着,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成功从卫校毕业。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周月华因身体残疾撞墙。后来,看到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看病,她就动了行医的心思。
周月华将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200元加上家中仅有的600元储蓄作为开诊所的启动资金,又把家里堂屋修整了出来做场地,药品采购则靠两个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1990年11月,周月华的“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终于正式挂牌营业了。
“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周月华说道,“住在偏远地方,农民看病要走上好几小时。所以现在我多做,让村民少跑,少花,我会觉得很开心。”
实习之初,周月华右肩扛着一个药箱,左肩拄着拐杖走在山里。直到她遇到了她的第二条左腿,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华和艾起结婚后,无论刮风下雨,艾起都会牵着周月华的手,只要有人来探望,就用宽阔的背把她抱到病人家。“背你一辈子,我无怨无悔!”这个男人用20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
二十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
“没有他,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华说道,“他是我这辈子的第二条左腿。”“我背着她走了18年。
我说过要背她一辈子,就要实现这个诺言,永远都不放弃。”周月华的丈夫艾起说。我想,在这一刻,有很多眼泪,为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
我想,在这一刻,有很多人羡慕他们,为他们的爱情长盛不衰。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行动来唤醒我们的良知和激情。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来提醒我们该怎么做。
在欣赏别人的感动同时,更要学会感动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努力感动自己,感动身边的人……静下心来听一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热忱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这就是2013倡导的正能量!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6
观《感动中国》有感
池恒2012年里,是他们感动了我们,是他们感动了整个中国。有些人为了国家事业无私地工作到生命的尽头,这是令人钦佩的!有的人为家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
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但他们坚守着‘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人民’的信念,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而是几十年如一日。
中国从昨天被触动到现在已经11年了。随着其规模和影响的不断扩大,我们看到了从物质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转变。与发展迅速的物质水平相对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落后了太多太多,以至于被西方某些国家称为是“没有信仰的民族”。然而,感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对道德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思考和探索。感动中国,实际上是中国人对优秀精神的一种寄托,是虚幻灵魂与现实融合的媒介,是优良品质传承的载体。
《感动中国》,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通过感动中国传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无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人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翻腾,化作一种独特的动力,使我们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气因此而改变。这就是感动中国的力量,榜样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感动,跨越国界,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他们用生命铸就辉煌,给予我们除了感动,还有人生的感悟。细想自己,走过的这些年,做过多少又后悔过多少,即使无力做出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能为身边的人做一些事,哪怕是鸡毛蒜皮,小事一桩。
每一年的《感动中国》,给予的是精神上的沐浴,心灵上的震撼与洗涤,总会有大彻大悟的一天。新的一年在走来,我们即将播种什么,又收获什么。新的一年,又会谱写出如何的篇章。
感动常在,让世界充满爱。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7
假期那天里,老师让我们观看“感动中国2013”这个节目。我征求了父母的同意,认真的观看后,感到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让人敬佩感动。
在“感动中国2013”节目中,评选出来的人有很多。有林俊德;有陈斌强;还有何玥。但在这些人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林俊德。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写到这儿,我不禁想起珍惜时间的鲁迅。他是中国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他在30年里为我们写和翻译了600多万字。
大家都说他是天才,可他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鲁迅为了爱惜时间,总想在一定的时间内多做一些事。
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了一个人的生命。”
我不由自主的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任性,想到自己的倔强,想到自己不爱惜时间。写完作业后,不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我忍不住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把我的日程安排在纸上,把日程安排贴在床头。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立下誓言:不浪费时间,珍惜那么一分一秒,争当“时间的小主人”。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的实验吧!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8
有许多中国人被我们敬爱的老师和我们敬爱的何玥所感动。虽然他们已经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但他们留给我们的信念和爱是永恒的。他们的精神从未离开过。我们要世世代代承受,这是他们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动人以行不以言,我想我会牢牢记住这句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们身边,做好事似乎变成一件非常矫情的事情,我们从小在思想品德课上学习的那些诚实、善良、孝顺、团结……也似乎被看做过时的土气的事情,我不知道是90后的问题,还是社会风气导向,但是我确实非常羡慕七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里描绘的那些生活以及感情,我会觉得那个时候的人和事情都很单纯,因此都更美好,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仿佛标新立异、冷漠自我才是主流,我曾经非常反感这些想法,但是却在一日日的习惯中慢慢习以为常,自扫门前雪是正常的,不随便帮助陌生人是正常的,在路上看到流浪者视而不见也是正常的,和朋友有矛盾互相冷战是正常的,看人说人话看鬼说鬼话也是正常的……可是一直以来,内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说,生活不是这样的,社会不是充满欺骗和虚伪以及潜规则的,世界上永远是好人多。我想我真的需要这样一种灵魂的触动,因为他们让我看到有多少人在我不知道的地方努力实践他们对这个社会的爱。
和他们比起来,每天计较个人得失的我们实在是太渺小了,从灵魂上来讲,我们的高度可能只及他们的脚面。过去浪费的时间无可追回,但是往后的日子,我希望自己能够时刻以他们为榜样,在未来的日子里,让眼睛看的更宽看的更远,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孝顺敬爱自己的父母师长,慢慢摈除那些自我的想法,多为其他人考虑,做一个能带给其他人温暖的女子,在以后,让我的孩子和晚辈们都来继承感动中国人物给我们留下的爱、信仰和责任,我相信,一个有责任心,有信仰同时愿意无私去爱的人,即使在物质和人生道路上坎坷,他所收获的幸福也必然是其他人无可超越的。
如果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责任,愿意去爱,那么社会就会越来越美好,就会有越来越多幸福的家庭。现在,我认为有了这些信念,明天应该是个好日子。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9
总有一种力量让人哭泣,总有一些人让人感动!
每年**电视台都会说,这种力量蔓延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那些默默付出的人在这一天用实际行动教育每一个中国人。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
你来了,你从未离开,你用平凡生活的最后一闪照亮了世界。”这,是晚会为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何玥题的颁奖词。花样年华,别样命运,大爱人间。
当我看到这一幕时,一种莫名其妙的情感突然打动了我的心。12岁是孩子最好的时候;12岁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候;12岁是孩子最天真的时候。她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上学,不能像他们那样跑,不能像他们那样笑,不能像他们那样度过青春。
她只能忍受病痛的折磨与摧残。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年幼的孩子做出了**难以做出的决定。她想捐献器官,用自己有限的能力给别人无限的生命希望。
这样的孩子是无可非议的好孩子;这样的孩子是勇敢伟大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令人钦佩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感动中国的好孩子!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让感动化为力量,让世界充满爱!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0
感动中国观后感一今天,我**了“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在今年感动中国的人中,吴锦泉最令人印象深刻。
8月9日,xx,吴锦泉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他从磨刀中收集了1000元硬币捐给红十字会。xx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级**,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xx年汶川**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
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默默地为社会做贡献,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牺牲自己,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不追求自己的幸福,只追求别人的幸福,我们的社会就没有活力,没有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
近二十年来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如何去;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如何去做人们的梦想。
最让我感动的是屠呦呦。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我觉得它很特别。后来我看到她的事迹,更加感动。
xx年12月10日,屠呦呦从中草药中突破性地分离出青蒿素并将其应用于疟疾,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医药研究所开始了抗疟中药的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项目负责人。
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经过190次失败,项目组最终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提取出青蒿素,经过后续的反复试验,青蒿素对疟疾的抑制率达到100%。在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带队攻坚克难,最终在失败面前圆满完成了科研任务。
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今后,屠呦呦希望在更多的地方使用青蒿素,通过研究给更多的人带来好消息。
她的获奖感言是青蒿一柄,两升水,浸泡了几千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感动中国观后感三xx年2月14日晚,一位名叫徐立平的人当选“感动中国”xx年度人物。
颁奖词是这样说的:“大国多良才: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一个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个强大的**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
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可是,你知道谁是徐立平吗?你不知道。
正如“感动中国”主持人所说:“我们接下来要认识的人,多少会让我们觉得有点神秘,因为他的工作情景,曾经长时间的在公众视线之外……”
是的,总有一些人,默默无闻,像你我一样走在大街上,但在别人眼里,他们只是过客,但他们为这个国家和国家各项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后,仍然默默无闻。
徐立平就是其中之一。唯一不同的是,他最终感动了中国,进入了公众视野。不容易,不容易。
主持人介绍说:“他的工作有多精细呢?精细到毫米……”
毫米?是的!火箭固体发动机药面雕刻的最大误差是毫米,而徐立平雕刻的药面精度不超过毫米。
毫米!什么概念?据说人的头发直径是70微米左右,毫米相当于三根头发紧紧合在一起时的直径!而这却是一个人用双手雕刻出来的精度,简直精细得难以想象,你摸摸自己的头发就知道。
支持人还说:“他的工作有多危险呢?有人说他简直是在炸药堆里工作……”
徐立平从事航天固体动力燃料的微成形研究。给炸药做微整形,你听过吗,是不是吓倒了一大片宝宝?呵呵,比“老虎嘴上拔毛”危险多了有木有——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便会引起燃烧甚至**。
而这,根本不是传说,只是一份工作;甚至,我们用“勇敢”这样的词来形容,都感觉亵渎了这样的工作。那么,该怎么说呢?这,只是一份工作。
但这份工作,以此称呼徐立平的人,做到了巧夺天工的境界。行行出状元,大概就这意思。
下面,我要认真介绍一下徐立平。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7416厂特技员,1968年出生,1987年在该厂工作。
徐立平的母亲是一位老宇航员,也是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成形车间最早的员工。上世纪60年代,老太太响应了国家**建设的号召。几经周折,她终于走进秦岭深处,成为国家航天事业的一颗小螺丝钉。
1987年,徐立平从技校毕业,加入了航空兵。我母亲知道刻火药有多危险,但她仍然给儿子建议:去我工作的车间。
她大概知道,最适合儿子施展才能的空间,就在那里。有时候,支持,无疑是最深的爱。
然后,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一个普通的宇航员已经工作了20多年。直到,他感动中国。
火箭发动机,上千道制造工序,缺一不可,无一不重要,而固体燃料微整形极为关键,又很特殊。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但粉末成形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它只能靠人的手来完成,机器不能完全取代它。
“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下刀的力度,完全由工人自己感知和判断,稍微不慎就是灾难,不心跳才怪。
药面精度是否合格与火箭发射是否准确密切相关。俗话说,世上没有完美。但对于这份工作,你必须是完美的。
徐立平的毫米,就叫完美。据说连带他成长的师傅,都望尘莫及。师傅嘴上不怎么说,可在心里,也不知为徒弟点了多少次赞:
你小子,比我厉害,是真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师傅比自己创造了那样的奇迹还高兴。
徐立平不仅仅是靠勤奋练就一身本领的踏实技师,他还有悟性,这份悟性源于智慧和对工作的热爱。有个成语叫熟能生巧,怎么熟?靠勤!
怎么生巧?靠悟!总之就是,双手和大脑都不闲着。
有实例为证。在危险的岗位上,为了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徐立平自己发明设计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更厉害的是,其中有两种刀具,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是真牛气。有一种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不知羡煞了多少同行同事,他们心说,我也要这样,于是更加兢兢业业。
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就,事实摆在这里,多么励志,你没法不信。
当然,徐立平获得如此成就,也是有代价的。
多年以来,徐立平以同一个姿势与火药打交道,难免给自己带来损伤,身形变得向一边倾斜;另外,长年沾染火药,毒性也多多少少侵入了体内,头发掉了很多。
可是,这样的工作,总得有人心甘情愿来做。所有的伟大,背后都有无数常人不知的付出。人靠物质活着,但人类数千年以来的进步性延续,根本从未离开过精神。
你是一介工匠,但你是大国工匠。
在国家几十万的航天大军中,像徐立平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在国家的各类事业中,像徐立平一样的人还有很多。所以,“感动中国”才说:大国多良才。
现在,你知道了徐立平,但是仍然不知道其他无数和他一样埋头苦干的人。你只需记住,所有表面看上去简单的事情,里面自有它的复杂;所有你认为渺小的存在,背后自有它的伟大。
请认真对待与你有关的一切,让我们共同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观后感四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播出了,看完感动中国,我真心觉得,闲着是罪恶的,浪费钱也是罪恶的。闲着,其实就是浪费时间,那么概括起来,浪费是罪恶的,应该怎么办?应该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金钱,珍惜资源。
当有真的感触的时候,这些词句就不是空话和口号,不空洞也不高大。有的时候我会觉得闲,会觉得不知干什么好,好像找不到意义所在,而现在,在刚看完感动中国人物之后的强烈感情下,我觉得,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后忙完自己份内的事也不会觉得闲得慌,那就是:慈善。
有时候我也会想,有什么好捐助的啊,他们有那么穷吗,再说**干嘛去了?
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同情困难人群的感情基础,我没有见过那种场面,或者通过**看过几眼已经被岁月冲淡了,但是一旦把那个画面放到我眼前,我会被震撼,然后内心柔软的说不出话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成长环境艰苦的孩子长大了会更加惦念自己当初那种穷乡僻壤,会更加懂得同情困难的孩子,不是说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们没见过,没有那个触动。所以说,让所谓温室里的花朵去“体验生活”,体验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义的。
今天晚上含着眼泪看完央视播出的xx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感受颇深!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
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感动中国观后感五与往年一样,感动中国总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在这些感动人物中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但却都以不同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名族的人民。又是一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我的内心再一次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我对感动中国中是教师职业的感动人物也会有更多的感触。莫振高就是一位打心眼里佩服和尊敬的人物。他是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
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
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最后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xx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他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老师用生命谱写出了人民教师的关荣与伟大,让我们看到了国人一种从物质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转变。
在感动中国的颁奖中,感动中国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对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感动中国,其实是我们对优秀精神的一种寄托,是虚无缥缈的灵魂与现实接轨的媒介,是美好品质发扬传承的载体。在一个个感动人物的事迹中,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与人性的力量。
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通过感动中国传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无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人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翻腾,化作一种独特的动力,使我们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气因此而改变。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
感动中国观后感六一年一期的《感动中国》如约而来,在每年春天开始的时候,一批各行各业感动国人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我们感动和力量,积淀了一年的泪水为他们而流,这泪水正是他们人生的闪光点。他们——一个个十三亿分之一,用自己一生的执着坚持,用为事业的默默付出,用危急时刻冒死拼搏……在十三亿国人面前做出了表率。
一个伟大的民族有孕育可爱人民的土壤,他们正是时代的脊梁,传承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当网络上炒作国人素质低下,缺乏精神传承,每年的感动人物就是一个响亮的回答,他们是引领时代风尚的先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
人的一生总需要一些力量,有力量支撑的灵魂才是充实和富有的,才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我们不一定要去感动别人,但我们需要拥有一种力量,去匡正自己的志向,去支撑自己坚定自信地去实现自己的梦,这正是《感动中国》能够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力量。
国家和人民始终会选择那些选择了国家和人民的人。感谢这些可爱的人们,感谢与他们相遇,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把美好代代延续。
感动中国观后感七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xx颁奖典礼》终于在**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十大感动人物的事迹,让人感动、震撼。这些人物出身平凡甚至低微,却用一辈子在重复着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种老一辈无私奉献的精神确实值得新一代年轻人效仿和传承。
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吴锦泉,一个磨刀老人,磨一次刀手需要挥动三万多下,然而每次的薪水只有一元,一天只能挣不到十元,而攒下的钱每次都捐了出去,总共捐出不到四万元,一个老人,省吃俭用,把攒下的钱一丝一毫都不剩的捐了出去,这种伟大的精神,这种付出的行动,值得我们学习。
当然,每个人物里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在它们身上找优点,集于一身,为社会贡献力量!
感动中国观后感八1.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余敏
2.外交官退休支教,寓教于乐,j将爱传递给孩子们——朱敏才
3.为一个未完成的梦,即使年事已高,也有很多疾病,比如高血压缠身,但是因为信念,坚持到了最后。——孙丽娜
4.有机会一定去支教,帮助山里的那些渴望走出“大山”的穷苦孩子。
5.做个好人,多做好事。
will be better。
7.平凡的人给了我最多的感动,加油,中国。
8.感动中国,感动你的心。
9.感动中国,感动你们的付出。
10.我们总是需要做一些感动的事情。
11.倡导奉献之风,让爱充满人间。
12.和你一样,做着好事,加油。
13.我们不是一个人走在路上,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在走,一种看得见的思念,让我们做得更快,看得更少,而同时又愿意看到所有。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1
《感动中国》,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他们温暖着中国,感动着我们。以下是yjbys撰写的两篇文章,触动了中国的印象。欢迎阅读。
《感动中国》观后感一
感动是内心真实情感的释放,是心灵的震颤,感动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央视年年举办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它用质朴精悍的话言,一段段英雄生活的**,一句句唯美的语言, 总结出什么是大爱,什么是最美丽的人性,它折射出人性的光芒,诠释着这个世界永远不变的主题——爱。我认为央视评选活动的初衷是向我们展示普通人的爱心,留住我们的情感,传递下去。
你可知道他们是怎样普通,即又如此伟岸的人?你可知道他们拥有怎样的大爱与高尚的人性?他们不过是普通人,普通的人农民工,为了让其他的农民工好合家团聚;怀揣26万元;只为了“信义”二字却丢失了自家5口的生命……你可知道他又有怎样的坚强,他又是抱着怎样的遗憾在巨大的泥石流挽救他人生命而错失了妻子最后一通**,一下子痛失五个亲人的生命啊……有人,他是爱所有的人,他胸怀至高无上的爱,摸爬流打徒手挖泥,望情地救人而封闭自己内心的悲伤……
一片赤诚心,更胜却荣华富贵。留学欧美,却毅然拒绝暂泊日本的轮船,钱伟长丢掉了护照,却拾起了民族气节;弃文从理,只为用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救国,钱伟长放弃了他的强项,却在国际物理界发现了一颗又一颗璀璨的明珠;离富近贫,为新中国开创了近代科学教育体系,钱伟长无视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却让中国科技界人才辈出。也许名与利留不住,可他对中国科技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永远铭刻在历史的碑柱上;他的一腔报国热血,永远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身体里。
也许,真正令人感动的,不是他“科学泰斗”的身份,而是他那一颗赤子之心。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2
2015《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的观后感
现在,在2015年,我们又增加了十个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无私、毅力、奉献和爱。如郎平,央视给郎平的颁奖词: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
堵住困难、挫折和疾病,把团结的精神像钉子一样钉进生活。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
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郎平所在的中国女排在2015年9月6日晚以3比1击败日本队,以10比1的战绩第四次赢得世界杯。曾经以球员身份铸就无数辉煌的郎平首次以主教练的身份夺得“三大赛”冠军,续写着自己在世界排坛的传奇。
54岁的郎平在辉煌的体育生活中再次超越自我。
在运动员生涯创造无数辉煌的郎平,又在率领中国女子排球队的姑娘们重夺阔别12年的冠军,她从人生的一个高峰迈向另一座高峰,这是人生角色的一次华丽的转变。和姚明、邓亚萍、李宁等体育明星一样,她也踏上了创新的人生旅程,书写了另一个人生传奇。
还有一个就是航天特级技师徐立平,也是一个平凡中彰显伟大值得别人去敬佩的人,他的一句话很是令我感动,不管干哪一行,总要把它做好,总要做出点成绩来,一个平凡的岗位页会显示一个不平凡的人生,给他的颁奖辞是: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
这是一个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个强大的**都离不开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校长莫振高,一个坚守自己工作岗位的人民教师值得我尊敬和敬仰,身为人师,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能够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平凡而伟大,生前捐助那多的贫困学生,同时以校为家的敬业精神值得我赞扬,他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去尊敬他,这一点值得我学习的,身为人师的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其实不是学生的问题,如果教师把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调动起来了,学生学习那应该不是多大的问题,
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如果说学雷锋离你太过遥远,那你不妨学学他们。放下内心的沉浮和不安,去感受你我这些平凡人的非凡事迹。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个世界才变得不再冰冷。事实上,我们不需要变得伟大。我们只需要给一点责任感,关心和感恩来回报社会和家庭。人生命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内涵,在于你走过的过程。
正如歌手汪峰唱的那首“怒放的生命”一样,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朋友!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超越自我,让自己活得精彩而有意义!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我们不平凡的力量吧!
从此让我们的人生光荣绽放!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3
xx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举行了,我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人物感动着、感动着。
从xx年的春月起,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我都坚持收看,认真地聆听着那些感人的故事,认真地品味着每一段颁奖词;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段故事,成为我前行中最为重要的催化剂、推动器。
非常感谢中央电视台为我们带来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暨颁奖典礼”,这是一档让人们体味感动、仰望崇高、陶冶情操、培植精神、塑造灵魂的好节目。我一发现他,就把他当做一个滋养自己心灵、软化自己感情、培育并保持自己有一颗能感动的心的好节目;事实上,我的这个想法在观赏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都能得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