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 王学义
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
17日早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发文悼念,“虽然您已经去了天堂,但是您和您的作品将一直被全世界所铭记。”苏州博物馆在悼词中写道:“苏州博物馆是贝老百年建筑设计人生的心血凝结,是留给苏州人民最为珍贵的礼物,更是他最心爱的‘小女儿’。”
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和苏州博物馆,都是贝聿铭为中国普通人所熟悉的作品。此外,包括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卢森堡,甚至远至卡塔尔等国,都有他的建筑作品。他所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50次以上,1979年,贝聿铭荣获美国建筑学会金质奖章,美国建筑学会把当年定为“贝聿铭年”。
阅读贝聿铭的建筑作品,会感觉到一种超强的创新精神。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展现了鲜明的现代元素,最初该设计方案激起了民族情绪的极端不满,被贬斥为“法兰西文化的沾污者”,而后逐渐被公众接纳,称被灯火照亮的玻璃金字塔“熠熠发光,像巴黎的灵魂。”在金字塔锥体竣工之前,只有半数的公众持赞成态度,竣工后,一项民意测验报告的赞同率为97%。金字塔锥体落成以来,每年去卢浮宫参观的人数从280万上升到600万。
这件伟大的作品,使得贝聿铭成为建筑学界的一个英雄人物。如今,我们纪念贝聿铭,首先就要学习这样一种创新精神,以及敢于挑战现实的勇气、坚定的自信和对美的执着。
置身贝聿铭的建筑之中,能强烈地感觉到他将传统与现代,冶为一炉融会贯通的超凡能力。笔者曾多次前往苏州博物馆,为其中的东方神韵与几何之美而惊叹。这座建筑处处可见江南之美,而在建筑构造上又大胆使用玻璃、钢铁结构,其屋顶设计呈现出三维造型效果,有效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性难题。深灰色花岗石取代传统的灰瓦,这样的“中国黑”色彩让人既感亲切,又有全新体验。馆中有树为贝聿铭亲手所植,睹之神飞,念先生之音容。
苏州博物馆体现的是贝聿铭“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他身处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缝隙”中,在学习西方新观念的同时,从未放弃本身的文化传统。这样一种理性而又从容、开放而又坚守的姿态,尤其值得学习。
近年来,进入中国的国外建筑师事务所越来越多,很多国外建筑师会用奇特而夸张造型的设计方案来吸引招标方,不少地方也特别青睐这种风格,特别在一些地标性建筑设计上,致使“城市沦为国外设计师的试验场”。部分国内建筑师也盲目跟风,愈演愈烈。那些造型夸张的建筑是否真的更优秀?真的适合我们的城市吗?这样一种“他信力”是怎么形成的?
纪念贝聿铭,就要深思一个问题,如何建立我们在城市建筑方面的文化自信?这在当下尤为迫切。
回溯贝聿铭的人生故事,会发现他有一种对于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责任感。他始终说“我是苏州人”,他称苏州博物馆为“我的小女儿”,有割舍不断的民族之根。上世纪40年代,他在哈佛大学读书所做的毕业设计——上海艺术博物馆,就表现出了对中国建筑的思考。1979年,贝聿铭作为在西方获得成功的华裔建筑师被邀请回国做重要项目设计。他当时设计的香山饭店展现了对传统园林建筑的现代化探索。
数十年如一日的苦苦求索,是贝聿铭对中国建筑责任感的体现。这足以令那些只肯照搬照抄西方、一心迎合招标方、想快速变现的“建筑设计师”无地自容。
纪念贝聿铭,还应该好好提升我们的建筑审美能力。从官方而言,要真正了解自己城市的特色,让建筑与城市文脉相契合,而非只是迷恋摩天高楼、国外大咖,对“高度”津津乐道,更不能照搬照抄,千城一面。从民间而言,则应加强自己的审美修养,注重对孩子的审美教育,一面墙、一扇窗,皆可为风景,也皆能成缺陷。而且,公众的审美能力提升所形成的舆论,也可以成为对官方决策的一种监督力量。
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贝聿铭的名言是“用光来做设计”。希望贝聿铭的作品和故事能成为一道光,在今天擦亮我们发现美的眼睛。
愿贝聿铭先生走好,自此天堂会更美。